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电力 >> 正文
刍议变电站建设施工质量控制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资源库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9-4 18:47:43
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子控制含水率及颗粒级配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进料过程中同种材料应尽量选择材制相同或相近的原材料, 减小混凝土由于原材料经常变动而引起的配比经常变动,使混凝土的质量变异性更加易于控制,为标准差的减小创造有利条件。

  3.严格控制钢筋焊接质量

  钢筋在土建工程中就像裁缝手中的线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钢筋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

  3.1 原材料的控制

  要有好的钢筋工程首先要保证钢筋的质量良好,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焊剂应有产品合格证。如果钢筋的质量不合格,其它的要求则无从谈起。一批钢筋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要有试验报告和材质单,进入现场后还要按国家标准中的规定做复检,复检合格后这批钢筋才可以用于工程。现场的材料员在接收材料时应该先查对钢筋的数量、型号是否和材质单、实验报告相符,再由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做复检,使钢筋的质量得到确实的保证。

  3.2 焊接质量的控制

  钢筋的质量确认合格后,在用于工程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进行焊接,焊接后的钢筋在受力的情况下,接头部位会出现应力的集中,所以焊接后的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焊接的接头是关键部位。要保证焊接的质量首先要由合格的焊工进行焊接,每一个进行焊接的施工人员必须要经过考核取得上岗证,上岗前还要进行试焊考核,同时作为焊接参数的确定和钢筋可焊性的检验。不同的焊接工艺情况下的接头检验是不完全一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3.2.1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

  一般,由同一焊工完成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为一批,或在1周内累计计算仍不足300个接头,按一批计算。做力学性能试验时,随机抽取6个接头,3个做拉伸,3个做弯曲。取样长度大于等于Φ20mm时,LL=1Od+200,Lw=5d+200;小于Φ20mm时,LL=1Od+250,Lw=5d+200,LL为拉伸式样长度,Lw为弯曲试样长度,d为钢筋直径。

  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RRB400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570N/mm2 。

  b)至少应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

  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或有3个试件均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托强度的1.10倍,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复验结果当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时,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托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判定该批钢筋接头为不合格品。

  做弯曲试验时, 试验结果弯至90°,有2个或3个试件外侧(含焊缝和热影响区)未发生破裂,应评定该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当3个试件均发生破裂,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当有2个试件发生破裂,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取6试件。复验结果,当有3个试件发生破裂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3.2.2 钢筋电弧焊接头

  在现场焊接条件下,同一楼层、同一焊工以300个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作为一批,每批从成品中取3根试件做托力试验。取样长度为焊缝两端各留200mm。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3个热轧钢筋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RRB400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570N/mm2 。

  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