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住建部官员:20年内五成住房要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资讯 >> 人物报道 >> 正文
人有疾,建筑就会减寿
作者:仇保兴 来源:长江日报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0-11-4 14:20:40

  11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不久前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而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城市的大建设让我们振奋不已,城市日新月异的面貌让我们心旷神怡。想不到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如此天量的浪费。按仇保兴提供的数据做一道简单的算术就可知道,全国每年新建城市建筑因达不到规定使用年限而产生的价值缩水,是以万亿计的数额。而在更广义的建筑范围内,我们会发现道路、桥梁、景观、楼宇商店装修,同样的问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妨看这样一份有限的清单:2006年10月,青岛市著名地标青岛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20年;2007年1月,曾经的西湖边最高楼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2009年2月,曾经的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只有15岁的夏宫2秒钟内变成一堆废墟;2010年2月,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2010年5月,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地标凯莱大酒店宣布将停业拆除……

  建筑讲百年大计,首要追求的就是使用寿命价值。建设要花钱,拆除要花钱,重建更是大花钱,不仅如此,生态也会因此而恶化。正是在这场“拆了建、建了拆”的运动中,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我们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短寿命”与资源高消耗并存,已成为我国建筑产业的一大通病。

  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同为50年,但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城市里“百年老屋”随处可见。这样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建筑寿命的差别,源于建设主体人的差别。人心浮躁,建筑寿命的根基就不稳;人心有疾,建筑会相应短命。

  建筑的生命之根在于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一幢大厦、一座桥梁、一条道路的建设,应该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城市的发展。然而我们却看到,规划被虚置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届领导一届规划”,更成为大拆大建的助推器,使建筑减寿成为命中注定。

  暴发户心态是建筑短寿的病因之一。以前有人炫富烧钞票,现在炫富则比建高楼造广场。不管是否切合实际需要,每个城市似乎都在瞄准“亚洲第一”、“世界之最”、“与国际接轨”、“100年不落后”。乡政府也要仿造天安门,镇办公楼也得与白宫媲美。而实现这些宏伟蓝图,都必须先拆了再说,不管所拆建筑使用不过十年八年。

  贪腐之蛀也必然吞噬建筑的寿命。大建设是一个大蛋糕,人人都想切一块。投机取巧,雁过拔毛,欲壑难填,其结果只能是偷工减料,质量低劣。所以,我们的建筑也曾创造短命的“奇迹”:楼房尚未交付使用便整体垮塌,桥梁竣工之日也是桥毁人亡之时。

  归根结底,救建筑先须救人心,疗人疾。人心静,就能慎行慎为,不乱拆乱建;人无疾,就不会传染于建筑,建筑才可能延年益寿。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