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浅谈深基坑发生流砂的补救措施
作者:李德进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16 0:22:18

  【论文摘要】关于深基坑发生流砂的补救,本文介绍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在保质、保量下如期完成了该基坑最大漏水的处理和施工。

  1 工程概况

  安徽省宿州市浍水河二期调水集水廊道工程,该工程三面环水,主体工程为242m长地下廊道,该廊道位于地下7.75~10.5m,廊道东端的吸水室基坑位于地下11.90m,是宿州市基坑深度较大的工程之一。

  工程基坑底的标高为-11.80m,而河中水位高水位标高为-2.30m,即高水位时管涌点水压约9.50m。

  基坑所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耕殖土0.7m、轻严粘土1.3m、细砂3.2m、中砂2.8m、粗砂约3.5m、强风化岩层等。

  为充分利用浍水河水,在距基坑下游1000m处同时开工建设一临时挡土坝用以蓄水,将水引至一期调水泵站进行不间断抽水。

  2 施工方案先择

  本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原设计采用12m深的深井降水井位布置不合理、深度浅、施工工艺不科学,致使深井降水措施失败,当挖至4.5m深时,基坑东南侧、北侧、西侧涌水量相当大,出现流砂达22处之多。

  经会同多位水利专家商讨对策,主要考虑以下三步施工:

  2.1 先沿远离施工区的河西岸边开挖导流明渠,然后在距廊道中心上、下游各300m处筑两道围堰,利用铺塑明渠减弱河中明水渗水量,减小水头差。

  2.2 采用护、排、引等措施,综合治水,满足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工期要求。

  护:重点抢修东南侧、西侧土体,在流砂严重的地段按1∶0.33坡度向砂中打入钢筋骨架钢丝网护坡,然后贴着钢丝网打入竹杆,间距500mm,随挖土深度的增加和水位的降低加深钢丝网,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为进一步采取措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排:由于工程基坑的涌水量比较大,而且每天24h不间断地进水,为有效地进行基坑排水,在吸水室基坑外东南侧、西北侧各建一集水井,同时随着基坑向西延伸,当挖方挖至基坑底部时,每隔30m设一个集水井于基坑范围外,井底应低于引水沟底1m左右,采用钢筋骨架钢丝网进行固护,井内各布置2~3台大功率污水泵,根据涌水量的大小来决定工作水泵的开关数量,来保证基坑进出水的平衡。

  引:当挖至吸水室设计坑底标高时,在砂层区域铺设100~200mm的道渣,道渣内铺设4根φ75的塑料滤水管作引水管,一端接至坑内的进水口,一端接至蓄水池,同时在道渣上干砌一行块石,再浆砌一行块石,在底板外侧砌筑砖挡水墙,在墙外挑几条排水沟,将坑外的水引进蓄水池。

  在底板施工的同时,4根φ75塑料管一直处于排水状态,以保障底板安全。

  2.3 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水头差。降水有3种成熟的措施。①在坑外重新打深井,用深井降水。②在坑内外侧砖砌圆筒沉井。③在坑内外侧用大钢锥钻1000mm的井孔。但这三种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成井时间长,无法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经过公司科技人员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可重复利用的钢管排水井降水。在第二步采用“护”法施工过程中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钢管排水井降水,同时,配合“排”、“引”等措施综合治水。

  沿廊道基坑底部两侧,自东向西每隔30m设一排水井。先打入钢管滤水井,利用抽砂筒抽砂,挖至井底后用20~40mm碎石铺设井底反滤层,然后用污水泵排水(在机械向西推进过程中,挖土至一段距离后,拨出钢管,按选定位置重新打入砂中)。

  钢管直径1500mm,璧厚4mm,单根长4500mm,在距底部0.5~1.5m处割3个进水孔(高1.0m,孤长0.85m)做滤水体,进水孔外璧焊1~2mm钢丝网,钢丝网外焊接φ18钢筋加以保护,钢管内璧焊上3mm钢丝网,网外再焊钢筋加以保护。

  综合以上一系列技术措施,终于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了该基坑最大漏水的处理和施工。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