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溶蚀带处理与锚索施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9 22:15:09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管。

  3.3.2 溶洞回填灌浆

  对溶洞进行回填灌浆,灌浆孔径φ38mm,回填灌浆压力0.2Mpa ,水灰比采用0.6:1、灰砂比1.:1,按规范标准结束。

  3.3.3 裂隙密集带固结灌浆

  对裂隙密集带进行固结灌浆,灌浆孔径采用φ56mm,灌浆孔梅花型布置,间排距2.0×2.0m,孔深9m,灌浆压力0.3Mpa,水灰比0.6:1,按设计要求施工。

  3.3.4装锚杆、挂钢筋网

  洞口周边设两排φ25mm锁口锚杆,间距、排距 1.0m,锚杆长4.5m,外露15cm~50cm,并与下游边墙以45°角相交。洞口挂φ8@15*15cm钢筋网,与锁口锚杆焊接。

  4 预应力锚索施工

  由于溶洞靠近岩锚梁岩台部位,岩锚梁为特殊的受力结构,在特殊地段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见锚索断面布置图:

  4.1 锚索主要类型

  厂房下游边墙锚索主要为Q型及S型两种, Q型长度为25m、S型长度为22m。其中锚固段均为6.5m。

  4.2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流程

  1200KN级锚索由10根φ15.2钢绞线组装而成,灌浆管为20mm 塑料胶管,内锚固段架线环为φ90mm ,每1m 安设一个。张拉段隔离架为φ120mm,每2m安一个。导向帽为φ80mm,由2mm钢板卷至而成。考虑到该部位锚索钻孔角度为俯角3度,锚索编制时预埋灌浆管两根。

  4.3 造孔

  锚索孔应先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定位,并作标记。锚索孔孔向偏差不大于1.5°,一般5m测量一次,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风化岩层钻孔采用风动冲击回转钻进,破碎带采用钻一段,固结灌浆一段,再透孔钻进一段的方法钻进。对有些孔内经常产生塌孔的现象,采用先灌浓浆,封闭破碎孔位,待浆液凝固后,重新扫孔的方法,使之达到安装要求。钻孔结束后用高压水进行清洗,直至返清水为止。

  造孔结束后对锚索孔进行CT摄像,从摄像的综合资料分析:裂隙较发育,裂隙溶较宽,充填黄色粘土及灰质,裂隙渗水溶洞发育等等。

  造孔工序

  4.4 送索

  人工将锚索运到孔口,并送入孔内,索体弯曲半径不能小于1.5m,导向帽、隔离架等附件均用12#铁丝与索体帮结牢靠,防止脱落。

  4.5 内锚段注浆

  内锚段注浆采用水泥砂浆,标号为M35,严格按实验室提供的配比拌制浆液。灌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锚索注浆管边灌边拔,灌满内锚固段,将注浆管拔离内锚固段,一次注浆量按理论计算值的1.15~1.2倍确定,内锚段与张拉段分界处采取止浆袋封闭,防止浆液回流到张拉段。

  4.6 锚垫板安装、外锚墩砼浇注

  先安装Ф135 L=1m定位管,定位管外焊550×550×20mm固定钢垫板,为保证其稳固可靠,定位管应与外锚墩内的Ф25mm插筋焊接,外锚墩上固定钢垫板应与锚索轴线垂直。再安装500×500×40mm钢垫板,最后用M10-L=100mm带帽螺栓加固。钢筋有Ф25及Ф16两种,钢筋保护层为30mm,模板安装时,应调好钢筋保护层,各种安装件、模板安装完成,经检查无遗漏、偏差值符合要求后,进行外锚墩C3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振捣棒与安装件接触碰撞,以免其移位、变形。外锚墩混凝土浇筑12~18小时后即可拆模养护。

  4.7锚索张拉

  当内锚固段注浆和垫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达到30Mpa以上时,即可张拉锚索。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标定,张拉设备必须配套率定,并绘制压力表读数——张拉力关系曲线,以指导现场张拉作业,张拉过程中应密切监视岩体的变形。

  锚索整体张拉前,应进行单股钢绞线的预张拉,单股钢绞线的最大预张拉力可取单股钢绞线设计张拉力的0.10~0.25倍设计值。预张拉按两级进行,每级一个循环,共两个循环。

  预张拉能使锚索各部位接触紧密,锚索体平直,以消除锚索的隐蔽变形量。拉直后再进行张拉时,其变形量起点以此状态为零记起。锚索张拉荷载要分级逐步施加,不能一次加至锁定荷载,分级加载按下表执行:

  分级编号张拉荷载分级张拉荷载(KN)观测时间(min)

  10.1倍设计荷载1205

  20.1倍设计荷载300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