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项目开发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房地产E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30 19:08:2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一点,政府公布的价格是市场的平均价,详细的价格管理远不能简单停留在这一深度,要进一步利用长期与商家建立起的经济往来关系和多元式社会公开渠道,作到货比多家,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企业还应把握大势,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时间——价格曲线图。

  分析材料的周期变化规律,结合技术曲线的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状态,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期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中。

  4 建议采用工程量清单形式确定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是指按照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与规定,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现行预算定额子目分项要求,将拟建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或构件分部分项,并计算实物工程量,列成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填写单价报价的一种工程量计价方法。目前市场上常用形式是将脚手架使用费、模板使用费等非实体性消耗费用,以及企业管理费、利润和此部分的税金列于开办费中,一般开办费为总价包干不变,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只包含了实体性消耗中的直接费及其税金,此部分价款随工程量的变化而变化。采用工程量清单的形式,对建设单位而言,首先工程单价易与市场价进行竞争性比较,挤掉单价中的水份,堵住漏洞;其次可控制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价款的增加,变更的工程量,只能引起实体性消耗中的直接费及其税金部分的变化,非实体性消耗费用及企业管理费、利润及此部分的税金,仍保持原有水平。总之,采用工程量清单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是一项既易于操作,又利于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5 做好反索赔工作

  许多建设单位把重点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上,而常常忽视了反索赔条款的应用。施工单位由于措施不当,延误了承诺的工期;不按照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上的内容及时整改;承包人未按合同约定的开工时间进场,延误进场时间;承包人未按合同上的规定进行机械设备配置,延误机械设备进场时间;承包人未按合同上的规定进行人员合理配备,延误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进场时间;承包人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的错误的施工记录和施工数据;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影响工期;由于承包人的实验检验等导致施工延误;由于承包人的原因导致节点工期延误和总竣工时间延误,超过合同中规定的允许延误的合理时间范围;承包人未按照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的;

  工程师在正常检查监督过程中,承包人无理顶撞,与工程师发生摩擦;承包人擅自改变施工工艺,导致工程质量事故、隐患和工期延误;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承包人未按规定出席工程师组织的工程例会和迟到的;承包人擅自拖离材料出场;承包人未按工程师的合理指令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承包人在接到工程师的工作联系单后,未及时按要求进行配置和整改的;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同意擅自占用工程用地或使用已完工程的;承包人干扰发包人和工程师正常检查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上级主管部门(含质检站、安检站等)进行工程检查时发现安全、文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的;不可抗力因素发生后,承包人未及时向发包人提出书面申请,工期延误的;承包人向发包人或工程师及与其有关的第三者进行请客、行贿的;施工现场由于文明安全作业疏忽,导致安全事故的;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其他补偿条款;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补偿条款;交叉作业中,一方因现场清理不及时防碍了另一方正常的工作程序,或因养护不及时或在保护中等情况损坏了工程成品;使用了非业主指定的新产品等等,对此建设单位均可进行反索赔。做好反索赔工作,需要充分有力的证据,并利用监理的作用,保存好现场工程图片和现场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的原始资料等。

  6 结束语

  以上从5个方面谈了施工阶段项目开发的成本控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以有侧重,不可有忽视。对于成本管理这个大课题,远不止这些内容能够囊括,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之不断完善成熟。总之,建设单位的预算合同人员要做到统观全局,对建材市场走向做到心中有数,对定额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为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辅平道路,注入实力。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