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计价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22 17:14:31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8、省计价依据体现国情,符合省情,反映行情,是一部既能适应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的计价体系,是参与招标投标各方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应遵循的规范性文件。

  六、省清单计价依据的主要内容。

  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内容涉及建筑、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绿化等五个专业,共有30册,约2000万字,其中消耗量定额就收编了30000多个子目,覆盖之广。省清单计价依据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

  ㈠计价规范部分

  《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分为五个分册:

  即建筑工程计价规范分册、装饰工程计价规范分册、安装工程计价规范分册、市政工程计价规范分册、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计价规范分册。各分册的主要内容有清单计价依据总说明,清单计价规则、清单计价、施工措施计价、清单计价格式(表式)、清单计价指引以及有关要求等。

  ㈡消耗量定额部分

  《安徽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主要有5个专业组成:

  ⑴《安徽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上、下册共16章计2500多个子目;

  ⑵《安徽省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共9章计1900多个子目;

  ⑶《安徽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共11分册计5000多个子目;

  ⑷《安徽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上、中、下三册计5000多个子目;

  ⑸《安徽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上、下册共9章计3000多个子目。

  ㈢费用定额及综合单价部分:

  ⑴《安徽省建设工程清单计价费用定额》共5章计600多个子目;

  ⑵《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共13章计800多个子目;

  ⑶《安徽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综合单价》分为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综合单价各册。

  总之,《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的编制,是一项深化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计价方式改革的大创新和实践,可以说新的计价依据项目齐全,内容新颖、结构合理、规范准确、表达形式简明,定额水平控制适中,列入竞争的内容符合省情。

  新计价依据的出台,是我省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政府建设投资决策,加强招投标管理,引导施工企业制定企业定额;对于完善建设市场、合理确定和控制造价,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它标志着我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迈向了一个新时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的编制,在省建设厅的直接领导下,得到了国家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指导和天津、江苏、山东等兄弟省市的帮助,我省十七个市定额(造价)站的参与以及许多专家、学者的加盟与鼎立相助。在此,我们谨表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对新事物研学不够,水平有限,新计价依据出台肯定还有不少问题和缺憾,敬请各界领导、专家、学者、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在下一步工作中进行更正,使之日臻完善。

  七、如何贯彻省清单计价依据。

  省清单计价依据出台,建设厅文件要求于2005年7月1日实施,今年下半年和今后要做的工作,吴晓勤厅长在今年5月于宁国市召开的全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会议上作了明确的强调,他指出:“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工程造价形成机制,深化工程造价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市要认真做好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施工作。一是要做好宣贯工作。工程量清单计价,虽然讲了很多年,但真正推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我省从2003年下半年,就要求对大中型国有投资的工程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两年来贯彻的面很小,全省不足10%,主要是认识不深,观念转变滞后,宣传也没有跟上。这次清单计价的宣贯活动一定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做好清单计价的交底和培训工作。省造价总站要尽快编制好清单交底材料,进行交底培训。培训工作要有分工,省站着重培训与推行清单计价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造价工程师,还要为各市培训一批师资力量;各市站要把其他从事工程计价工作的专业人员,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三是要做好新老计价依据的转换衔接工作,这方面的工作省、市站都要认真研究,加强指导,做好答疑和咨询工作。四是要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清单计价的配套工作。如设计深度、清单评标、清单计价。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