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大批量生产时代已经结束,按项目按定单制造已是主流生产组织形式

本版版主

晓龙
登录:2015/5/22
次数:59
注册:2008/4/22
发帖:84
ZZPCHINA
登录:2015/3/7
次数:82
注册:2012/8/2
发帖:141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如何轻松拿下PgMP?免费学习机会--.
国际项目组合经理PfMP访谈:张富贵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IT项目管理圈
圈主:simware
行业:IT软件

管理者论坛
圈主:maurice9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经理职业生.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宝.
圈主:wenyu2010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发表于 2005/9/13]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3033   
1.引言

高新科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市场变化日益迅速、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能够创造性地适应未来的变化。因此,高新科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视为一种"对企业未来的投保",是左右企业未来的最重要的企业活动之一。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不断的制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和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新产品。也就是说,当今企业的发展战略已从"制造产品"向"创造产品"转移。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但高新科技产品研发成功率很低。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高新科技产品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巨大的风险使许多企业或者遭受着失败,或者犹豫不前。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新成立的企业和倒闭的企业很多,"一批批先烈倒下去,一批批革命者站起来";
人员工资最高,人员流动最大;
人员层次很高,研发效率很低; 科研成果不少,科研商品不多;
新产品研发项目很多,成功率很低;
研发出的产品问题很多,维护服务压力很大;
企业在研发方面投资大,收益小;
技术诀窍和知识产权掌握在个人手里,"老板给员工打工"。

《洛桑报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析报告。其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历来被大多数国家视为重要"参考书"。我国自1994年列入参评之列。根据2000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状况如下:

(1)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继1999年大幅度下降12位后,在本年度报告中的排名又下滑3位,列第28 位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也比1999年下降2位,列第31位。
(2)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具世界前列。根据瑞士管理学院的统计,1998年我国研究与开发人员达到166.77全日人工约当单位(fte),并一直居世界第一位,而同期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分别只有96.27万fte、94.81万fte、47.02万fte和31.84万fte,分别相当于中国的58%、57%、28%、19%。
(3)我国专业技术队伍趋于年轻化。根据1997年统计,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占50.5%,50岁以下的中青年占86.7%。
(4)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基本与发达国家接近。
(5)我国研发开发效率低下。按每万fte产出专利(包括国际专利与国内专利)件数,中国为10.8,美国为1714.4,日本为1737.0,德国为1534.0,法国为1504.9,都超过中国的100倍。英国为984.8,韩国为554.7,是中国的50倍以上。印度为44.6,是中国的40多倍。
这是什么问题?难道是我国科技人员使用了发达国家百分之一或印度的四十分之一的力气?不是!是我国大多数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在低质量、低水平重复,在做许多无用功,是我国高新科技研发领域错误的理念和没有科学化、规范化的研发管理体系造成的。

2.我国高新科技领域研发管理现状

2.1 研发理念存在的问题
(1)面向科研还是面向研发 科研(science study)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的知识;研发(research development)的目的是研制新的产品。企业的目标是其利润最大化。 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目的是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成功获取其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确定企业的研发战略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2) 面向项目还是面向产品 面向项目还是面向产品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首先面对的理念问题。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往往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寄托在开发出新产品的基础上。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仅关心企业产品目标的状态,忽视新产品研发的规律,忽视企业的研发技术管理,从而反过来影响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建立医院治疗和检查系统要求的技术和费用要远远大于看病所需的技术和费用。
(3) 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 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是指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时是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时,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寄托在开发产品的结果上。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只要能把新产品开发出来就行" 。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忽视新产品研发的科学性和规律,仅关心产品结果。由于高新科技产品的隐含性,这种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往往不具有竞争力。 研发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要比研发结果的检验难得多。
(4)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 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同样也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面对的理念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许多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不是从企业自身的环境出发,盲目的把"寻找新产品,抓住机遇"作为企业发展的希望。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失去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忽视新产品研发所需的技术储备与积累,从而反过来影响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技术储备要比创意的"火花"和"闪光点"难得多。
(5)面向社会还是面向企业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一个元素,企业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社会的发展是由众多的行业组成,因此企业必须寻找自身行业的定位,并与行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所以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应在行业发展的基础上,确定新产品的研发目标。如果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脱离行业的发展基础,使企业的研发处于孤军作战的基础上,只能增大企业新产品研发的风险。新产品研发面向社会要比面向企业难得多。
(6)"人治还是法制" 任何新产品的开发都是建立在研发规律的基础上,这种新产品的研发规律就是"法治"。但是,许多企业不重视新产品的研发规律,不重视企业的技术储备,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而把新产品的研发寄托于个人身上,希望依靠个人创造"奇迹",完成新产品的研发。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研发管理体系要比"寻找人才","以人为本"难得多。

2.2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成功的一般现象
(1)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积累,而不是依靠一闪念的"火花"。
(2)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长期研发过程,而不是依靠企业一时的"创意冲动"。
(3)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个人"单枪独斗"的结果。
(4)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科学规范化体系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人治"研发的结果。

2.3 对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认识的误区
(1)高新科技产品研发风险很大,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2)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主要是技术原因。
(3)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主要原因是未找到高科技研发人才。
(4)化解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风险的影响可通过设立多个项目,"广种薄收"。
(5)降低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可通过降低研发投入来控制。

3.现代高新科技产品的特征

目前高新科技的突出代表是IT产业,绝大多数新产品都与IT产业直接相关。因此,我们以IT产品为代表,对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状态进行分析。IT产业研发的核心是建立在信息与智能化的基础上。IT产业产品是通过信息的综合和分析,根据系统事先确定的不同信息(状态)处理方法,确定系统的实现功能和完成状态。这种可根据大量当前信息状态,多种信息交互、共享和中和分析方法,多种状态的处理功能和流程,以及结果状态的反馈与分析,构成了IT产业产品的信息与智能化特征。

3.1 IT产品的内涵是一个决策过程

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依据当前的信息,确定行动方案,进行实施的活动。决策活动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IT产品与传统产品最根本的差异就是:IT产品的内涵是一个决策过程。
(1)以计算机为内核
IT产业产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以计算机为内核。不论是从家用电器到家用通信设备,不论是从农业控制设备到工业生产控制系统,不论是从航天控制系统到航空控制系统都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平台上。这种平台构成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测试验证系统为信息处理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所谓以计算机为内核是指IT产品具有计算机基本处理功能,即由四部分基本功能组成,如图1.1所示:


数据(信息)采集为IT产品提供了不同的信息来源;数据(信息)和状态(环境)分析为IT产品提供了处理依据(即,当前的信息变化和以前处理状态);运行操作处理为IT产品提供了相应的处理;输出控制与信息反馈不仅为IT产品提供了输出控制或显示,同时还通过信息反馈调整了当前的环境状态,为下一步处理做好准备。
(2)IT产品的决策分析过程
已知决策过程一般构成为:
根据当前的环境现象,发现和确定问题;
根据问题的现象和现状,确定问题的性质和产生问题的环境状态;
根据决策者背景知识和目标需求,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对选择方案的分析,确定实施的结果状态形式;
根据实施结果状态形式,更新和补充决策者经验和决策背景知识。
IT产品的工作过程是:
根据当前的输入信息的变化空间,确定问题的各种状态;
根据问题的不同状态,确定产生问题性质和产生问题的因素;
根据产品当前的状态和目标需求,选择解决问题的程序;
根据相关程序的处理方法,确定执行的结果状态形式;根据执行结果状态形式,建立产品新的状态形式。
由此可见,IT产品的工作过程就是一种决策过程。因此,以计算机为内核的特征为IT产品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基础。IT产品决策功能实现是:IT产品是按设计者事先设计的流程对当前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依据设计者所设计不同状态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最后根据设计者所设计的系统输出构型进行输出显示或反馈控制。这就是我们所提到IT的产品的智能化决策过程。
3)决策的随意性
由于智能化是IT产品的最主要的特征,而智能化的实现却紧紧依靠设计者的能力和状态。所谓能力是指设计者技术水平和工程实施能力;所谓状态是指设计者认真的状态和投入的精力。由此可见,IT产品状态直接和设计者相关。
IT产品与设计者相关的特性又决定了产品性能的不确定性。由于人类对任何一个问题认识的程度和看法存在着不同,人类在处理问题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同一问题采用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处理路线)往往是因人而异。另外,IT产品应具有的能力和处理的基础又是建立在个人背景知识(已有信息)和当前信息(掌握的信息)基础上,由于个人的背景知识和已掌握的当前信息存在着差异,这又决定了采用处理方法的不同。
IT产品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设计者给产品赋予的是一种处理方法,而不是传统产品的状态结果。由于产品赋予的处理方法是依据输入环境(信息)决定输出状态,而输入环境(信息)的不确定性决定系统最终状态和输出的不确定性。

3.2 具有很深的知识积累厚层

IT产品的决策是建立在很深的知识积累厚层上。这种知识厚层是指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由各种工具积累起来的知识厚层。由于IT产品使用的工具也是智能化很强的IT产品,因此,设计者对工具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各种工具在不同环境存在的奇异性,使建立在这种工具环境上的IT产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已知IT产品的核心是计算机,而计算机的处理部件是CPU(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的处理过程是依靠CPU的存取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和辅助操作指令完成的。也就是说,计算机仅仅提供了基本的数据传输、算术运算、四则运算和逻辑操作指令,而计算机提供的强大的处理功能都是建立在一层又一层的工具上。这种一层又一层的工具,是根据不同的应用状态、应用对象和应用环境提供不同知识应用平台,从而形成了很深的知识积累厚层。
(1) 设计环境
IT产品的设计环境与传统的设计环境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必须使用工具建立设计环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尽可能使用设计环境提供的功能完成设计的要求,尽可能降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消除低水平重复。这种指导思想的依据是,设计环境是由各方面专家根据不同的需要完成的工具构成,它不仅能大大地降低设计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高效的、高可靠性的处理效率,并且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验证。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大大加强了IT产品对设计环境的依靠性。
(2)开发环境
开发环境是IT产品与传统产品的最主要的差异特征之一。开发环境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已成为IT产品研发的主要特征之一。
由于IT产品设计中蕴藏了大量的设计者对产品功能要求的理解和处理思想,而这些理解与实现又紧紧地依靠设计者个人的知识背景、专业领域和个人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必然在产品功能的设计实现中,存在大量的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
另外,在设计中还采用了大量的设计工具,从实际上来说,设计者面对的不是产品,而是面对的由一组工具组成的设计平台,设计者根据工具的功能,发出相应的命令,由工具完成命令的实现。由于工具实现过程是工具的设计者依据通常情况考虑的,对产品设计者来说是一个"黑箱" 操作过程,因此必然存在工具设计者的思想与产品设计者思想和理解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对产品的一些不太重要的性质或要素尤为突出。这就是IT行业中经常谈到的工具的副作用。
上述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使用工具的副作用必然导致在产品设计中存在着设计的偏差和错误。根据IT产品的特征,这些设计偏差和错误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建立产品的开发环境是IT产品研发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IT产品的开发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建立一套产品基本操作状态生成环境;二是建立一套产品功能实现过程调试环境。
(3)测试环境
对于IT产品的研发来说,测试环境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从发达国家IT产业的研发来看,产品测试的费用和测试周期占产品研发费用和周期的40%左右,并保持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测试环境对IT产品的研发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测试环境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因素是由IT产品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由于IT产品的功能设计是一种事前决策规则设计,决策人的能力和知识背景、环境要素的变化状态都将影响决策的质量。那么在环境要素动态组合变化的基础上,如何确认决策的正确性,特别是非正常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如何确认决策的安全性,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这种确认的技术难度在通常状态下要比决策本身难度大的多。这就是说测试环境具有重要地位,也是IT产品与传统产品差异的主要特征之一。测试环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测试程序、测试设备、综合设备。

3.3 IT产品的知识隐含性
为什么人们一直认为IT产品的研发活动难以控制与管理,其主要的原因是在IT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包含的着大量的隐含知识。由于个人的思维能力有限,人们的思维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平台上,这就是我们以上提到的工具。IT产品的设计过程是:通过设计者的构思,经过知识平台的解译,最终产生产品功能构型。这种方式导致设计者仅仅掌握产品构成的一小部分知识,而大量应用的知识变成了隐含知识。

(1)系统不透明性 虽然从原理讲IT产品的功能都能通过"图灵机"实现,但在系统设计时却需要依靠大量的各种智能工具来完成。设计者浮在了这些工具之上。这些工具与设计者之间的交互界面是这些工具进行抽象处理过的信息,使之一方面满足设计者抽象思维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满足产品操作的需要。这就是从产品研发的角度看,系统的不透明性。

(2)软件设计抽象化 IT产品设计从大的角度去分,可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系统为产品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软件系统为产品提供了操作的逻辑、思想和原则。 由于IT产品的设计层和实现层分开,软件设计不再是描述产品实际的操作逻辑,而是描述产品行为逻辑与准则。早期IT产品实际操作逻辑描述语言-汇编程序(指令助记符语言)已经逐步被淘汰,替而代之是与人们设计思维直接吻合高级设计界面环境。这种高级设计界面环境不再关心产品具体的操作实现,而是关心如何能更自然、更准确的描述设计者的思维。从而导致软件设计与实际操作大大的分离,这就是软件设计抽象化。

(3)硬件设计抽象化 由于硬件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现代IT产品的硬件设计与传统的硬件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线路电路图和逻辑电路图的表达形式与概念已经无法描述现代的硬件设计。因为现在IT产品使用的大部分元器件都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者已无法从图形表示方式看出或理解其电路或逻辑特性。就像管理者无法从人的外表理解人的能力一样。现代设计的逻辑电路图不再能表示其逻辑与电路特性,而只能表示其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硬件设计者只能通过高级硬件设计环境,采用抽象逻辑思维方法,完成硬件逻辑电路设计。这就是硬件设计抽象化。

3.4 产品内含的错误越来越多

对于IT产品研发来讲,研发过程指一个知识的创造过程。既然是知识创造过程,它不仅产生创新思想,而且也包含大量的错误。根据统计分析,在设计阶段IT产品的错误含量要比传统产品的错误含量高一个数量级。更重要的是由于知识的隐含性,这些错误大部分难以甚至无法从设计中显示出来。因此,如何降低或消除产品的内含错误已成为IT产品研发过程最头疼的、也是花费代价最高的问题。即便是像Windows98这样当前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软件(即得到大量用户验证的软件),目前已查明存在的错误(BUG)已有几十个。就连产品开发的"开发"(Development)这个单词也是为了不断消除或降低IT产品的错误而被广泛使用起来的。

IT产品研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如何降低或消除产品的错误,这也是IT产品的研发程序与传统产品研发程序相区别的重要之处。

4.目前我国IT产业研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IT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针对我国IT产业来说,虽然起步不晚,但发展较慢。我国从事IT产业人员总量不少,但为什么开发不出具有一定影响的IT产品?连在经济和科研等方面比我国落后的邻国印度都不如。虽然影响我国IT产业发展的原因很多,但落后的研发管理是其关键的因素之一。
我国IT产业研发管理落后的表现,首先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在我国许多IT企业和研究机构中,虽然认识到新产品研发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研发管理理念、研发管理方法、研发组织管理、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却存在许多误区。
4.1 在创新认识方面的误区
(1)技术创新观
为创新而创新的表现形式是企业不考虑市场需求及创新成本,一味追求技术上的变革与突破。这种为技术而技术,为创新而创新的企业创新活动往往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任何技术变革都是好事,都将对企业有利。
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但这种互动关系表现为两种可能:它既可能改变企业的竞争地位,也可能由于风险而恶化企业竞争地位。技术创新的主要功能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奇异性,使企业处于技术优势地位;技术创新还可以转变为率先行动者优势,以及改善企业的产业结构。企业的技术创新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否则,会适得其反,尽管技术创新可能代表着巨大的技术成就,也可能起到恶化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2)强调革命性创新,忽视技术积累
"没有受过训练的队伍如何打仗?没有打过仗的队伍如何打胜仗?" --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企业的技术积累的基础上。
重视革命性创新而忽视改进型创新,表现为企业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基础和人才资源,盲目地追求重大的技术突破,追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对积累性技术创新不屑一顾。虽然革命性创新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如果革命性创新没有建立在企业技术、资金的积累上,将具有严重的负面效应。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改进型创新途径。
(3)重视高技术,轻视低技术
技术创新必须与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的资金、人力资源、研制开发条件等)和外部环境(行业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必须与产品的特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奇异性)结合起来。
许多企业一谈到创新,往往想到的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而视其它都是"低技术",无需进行创新与改进。这些企业往往有一个假设前提:高技术比"低技术"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赢利。高技术创新确实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但高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并具有高市场风险。
(4)重视技术创新,忽视研发控制管理
技术创新是建立在科学的研发技术管理的基础上。规范化研发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许多研发机构和企业中,往往混淆了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新产品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征,片面地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从而在许多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出现技术状态不定、研制经费不足、研制周期失控等,导致新产品的研制无法满足预期的技术状态、研制经费和研制周期的要求,反过来最终导致技术创新失去了意义。
(5)强调面向市场,忽视技术研发的流程
任何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首先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面向市场是新产品研制的必要条件。但是如何面向市场,既确保新产品的研制过程在有效地控制管理下,又保证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是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关键。
许多企业往往忽视新产品具有不透明性和市场需求多变性的特征,以传统的面向市场管理替代具有技术创新含量的新产品研发管理,从而在新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往往引起技术状态混乱、结果状态不定、研制状态失控等现象。
4.2 组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技术等级和专业分工不清
技术等级和专业分工不清是影响我国许多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我国许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技术等级不分,"兵、将、帅"定位不清,各自为政;专业分工不明,一切都想自己干,自我封闭。这种技术等级的混淆和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最终不仅导致大大延长研制周期,而且各部分难以满足系统性能和质量要求。
(2)低水平重复
低水平重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很多企业在研发项目研制过程中,许多科技人员不愿意采用当前成熟的技术,不愿意使用别人成熟的经验,"盖楼要从烧砖干起",所有技术都要自行开发,一切从底层做起,低水平重复。这种低水平重复导致开发人员只重视局部利益和自己是否掌握已成熟底层技术,而忽视系统总体目标和系统综合技术。其结果不仅大大的浪费了企业的人力资源 、设备资源和资金,而且也是拉大我国企业技术水平与国外技术水平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
(3)技术进步跨度过大
技术进步跨度过大是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在许多项目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开发周期不断延长、经费不断追加、状态不断更改的状况屡见不鲜。许多科技人员只考虑当前采用的技术水平是否先进,只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没有进度和时间观念,把 "愚公移山","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应用到新产品的研制中去。这种技术进步跨度过大已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4)新产品系列化和多规格性差
新产品系列化和多规格性是提高企业形象、扩张市场容量、延长产品寿命、分化技术风险的重要措施。而我国有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喜欢多方出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忽视新产品系列化和多规格发展,失去了系列化和多规格性的竞争优势。
(5)与企业现有产品相关性差
新产品研制与企业现有产品相关性差是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新产品与企业现有产品相关性是指:市场相关,有利于利用企业现有市场渠道较易进入市场;技术相关,有利于应用企业技术积累和发挥原有技术优势;生产相关,有利于减少企业设备与工艺调整费用,利用现有协作关系,利用原有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我国目前许多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新产品的奇异性,不重视其相关性,从而浪费掉了产品相关性有利条件和资源,使企业在新产品的竞争中失去优势。

4.3 研发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研发阶段划分不清
许多企业不重视研发阶段的划分,不仅在研发启动时存在许多先天不足,而且在研发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无法对研发状态进行控制和考核,直至最终结果。当最终结果不满足要求时,无法定义问题出在那里。一般新产品研发过程可划分如下:
。需求分析阶段
。设计阶段
。仿真验证阶段
。试生产阶段
。开发/调试阶段
。测试验证阶段
(2)研发整体规划不清
研发整体规划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保证。它包括对企业现有基础分析,项目研发人员需求和配置,经费预算,研制周期估算,技术路线,设备环境需求和配置,结果状态确定,测试方法,验证状态等。
许多企业缺少项目研发整体规划。
(3)新产品研发过程构型状态定义不清
"急功近利"是我国许多企业最容易产生的问题之一。新产品研发过程构型定义是站在工程的角度上,对新产品研制过程里程碑的定义。新产品研发过程构性一般定义如下:
。关键技术构型;
。原理样机构型;
。工程样机构型;
。试验样机构型;
。生产样机构型。
(4)研发过程状态定义不清
许多企业对项目的研发过程状态不做明确的定义,将研发过程看成一个"黑箱",按"黑箱"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对"黑箱"内部运作状况不关心,也不做检查和控制。
。给出定性(笼统)的要求;
。所谓定性的要求主要是描述希望项目完成的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敢确定功能是否一定能实现,又不敢确定功能实现的定位;
。不对中间状态定义;
。由于项目的技术状态没量化, 无法对中间结果定义和检查;
。以最终使用作为检验标准;
。对最终结果实行定性测试,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5)组织结构不合理和专业分工不清
组织结构是保证项目研发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但许多企业研发组织结构不合理,从而带来很多问题:
。专业分工不清;
。层次划分不清;
。技术衔接界面不清;
。专业组(项目组内)功能和目标定位不清;
。设计与测试责任、界限、权限不清;
。行政管理职责不清。
4.4 研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没有研发质量控制管理的概念
设计质量问题是我国许多企业一直未得到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把设计质量与生产质量问题混为一谈;
。没有明确的设计质量指标;
。没有定量的设计余量要求(降额设计);
。把设计质量控制混为生产质量控制;
。不重视(甚至没有)设计质量的分析环境;
。重视新产品的功能验证,不重视设计指标的测试;
。把设计质量的保证寄托在研发人员个人身上;
。把设计质量控制认为是资源浪费。
(2)对设计质量保证认识不足
设计质量保证认识不足也是我国许多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中组织结构设计往往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系统设计时缺乏设计质量保证的要求;
。在研发队伍组建时,只考虑研发人员的新产品功能实现的能力,忽视研发人员设计质量的验证能力;
。在新产品研发流程设计中,只设置新产品功能设计控制要素,忽视设计质量控制要素;
。在新产品测试验收设计,只考虑功能测试验收要素,忽视设计质量测试验收要素。
(3)对安全性设计重视不足
新产品的安全性设计问题也是我国许多企业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往往忽视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系统设计时,没有产品安全性设计指标;
。仅仅考虑在正确操作下新产品完成的功能正确性,忽视在误操作下的新产品的安全性定界;
。仅仅考虑在理想工作环境下新产品功能的完成,忽视在恶劣环境下产品的安全性保护;
。在新产品测试设计时,只有正确外部环境激励的测试,忽视非正常环境下的测试(鲁棒性测试);
(4)对产品的测试认识不足。
在新产品设计中往往忽视对产品的测试是我国许多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个别现象替代全局问题;
。认为测试是辅助手段;
。以加强设计替代测试;
。相信设计人员,忽视测试;
。相信感觉,走入绝对;
。愿意从事后失败中获取教训,不愿从事前加强测试。
4.5 研发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研发人力资源管理是大多数IT企业非常头痛和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许多企业对研发人员的管理几乎没有一个清晰的 理念,无法定位研发人员应该做什么?做得如何?当研发过程遇到挫折时,不知道是项目难度太大,还是研发人员失误?分不清也不敢说不同的研发人员贡献大小。把物质待遇作为唯一的可操作的武器。
(1)研发管理人员(部门经理)
a.研发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的选拔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管理人员选拔过程中,主要考核他们过去的业绩。不太重是被考核人员在源岗位与新岗位职能的变异与差别;
。过分重视个人的技术能力与技术水平,忽视综合技术管理能力;
。过分强调个人的技术带头作用和榜样作用,忽视个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过分重视个人的作用,忽视团体组织的作用。
"很容易失去一名一流的研发人员,却得到一名三流的管理人员"。
b.研发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的错误理念:
。"业务水平是自身权威的保证"
。"关键技术必须由我冲锋陷阵在先"
。"别人解决了技术问题体现了我的无能"
。"求人不如求己"
。"我是项目的技术保证"
。"管理是技术无能的体现"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是对我能否称职的考核"
。"只要我掌握全部技术,离了谁地球都转"
c.专业技术活动与管理活动之间的冲突:
。在IT产业中,大部分管理人员是从技术人员位置上提升起来的。但管理人员的职责是管理其他技术人员,对整个项目的实施与完成负责,而不是直接从事专业技术活动。
。从技术人员出身的管理人员,长期从事技术活动,具有较较高的技术水平,并得到大家的认同。大往往缺少管理的培训与实践。易于产生"扬长避短"倾向。
d.部门经理面对来自下属的压力
在IT企业中,部门经理往往容易受到来自下属的影响,导致错误地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外行领导内行";
。"你现在技术上不如我";
。"我采用的技术方法你不懂";
。"你在技术上要依靠我"。
导致:
部门经理放弃项目总体的把握和管理工作,直接承担技术研究工作,和下属进行竞争,抑制了下属的主观能动性。
(2)研发人员
a.研发人员的错误理念
。"愚公移山";
。"要盖楼,先烧砖";
。当自己能盖墙,就认为自己能盖楼;
。从局部现象,直接推出对全局的认识;
。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
。"用别人的成熟技术体现自己无?quot;;
。不愿做自身检查,希望别人指出;
。决心和承诺代替研发规律和规范。
b.对研发人员的一些错误认识
。被表彰的研发人员一般是成绩比较容易界定清楚的单干人员;
。过分重视个人的专项技术能力与技术水平,忽视综合技术能力;
。重视研发人员工作的结果,不重视研发人员从事研发活动的过程;
。过分重视个人的作用,忽视团体组织的作用。

5.传统研发管理的一些方法


5.1 "双岗制"
"双岗制"是我国许多科研企业针对人员流动造成知识产权流失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法。所谓"双岗制"是在研发过程的重要位置上设立两个岗,完成同样的工作,互为备份。"双岗制"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由于重要的岗位用两套人马使用两套设备完成同样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浪费;
第二,如果两套人马完成的结果不一致,造成确认成本的增加;
第三,由于研发过程有许多环节,如开发过程:设计、仿真、调试、测试;研制阶段:原理件、工程件、工艺件、试验件、试用初件等,如果两套人马生成的两套版本都要通过验证过程的所有环节,将大大的增加研制成本、研制周期和造成资源的浪费。
由于在每个"双岗制"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几乎翻一番,这样,如果在该产品研制过程中有多个"双岗制"位置,整个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将会形成爆炸性组合增加。
5.2 "重要的部分由多个人分解承担"
"重要的部分由多个人分解承担",这是我国许多科研企业针对人员流动造成知识产权流失提出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所谓"重要的部分由多个人分解承担"是研发过程中将重要的部分和环节进行任务分解,由多个人共同承担和协作完成。"重要的部分由多个人分解承?quot;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如果将重要的部分和环节进行任务分解,将增加系统内部通信开销和协作成本;
第二,如果采用重要的工作由重要的人承担的原则,如果重要的人员不再承担其它重要的工作,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重要的人员还承担其它 重要的工作,如果一旦人员流动,将会造成多个重要任务的知识产权流失,涉及和影响的面会更大;
第三,由于研发过程环节很多,重要任务的分解和多个人员的参与将会大大增加研发成本和研制周期。
5.3 "记者式"的研发方法
接受主题: 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立项和接受项目
采访素材: 自行搜寻和定义市场需求
自行归纳: 自行归纳核定系统功能需求
自由发挥: 独立自由完成功能的实现
自己定稿: 自行定义测试和槭盏谋曜?br> "记者式"研发管理方法主要问题是:第一,以个人为主体,从接收任务(接受主题)、搜集需求(采访素材)、定义功能(自行归纳)、独立研究(自由发挥)、自行测试(自己定稿)到任务交付,整个研发过程都由个人控制完成,从而受到了个人认知能力的限制。特别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爆炸、专业分工与综合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因此,个人认知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二,由于个人专业分工的限制,"记者式"研发管理方法往往只突出了个人的专业领域的应用,而忽视了其它专业领域的有效介入;例如:硬件工程师只突出了硬件设计的有效性,忽视了系统设计、仿真分析、软件设计、硬件测试、软件测试、系统综合等专业应用发挥;
第三,自行定义测试和验收标准属于自己立法,自己执法,与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和最终确认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第四,"记者式"研发管理方法将导致知识产权落入个人控制之中。
5.4 "逐级下达式"研发管理方法
主题选择决策: 上级领导
结果完成形式: 逐级下达的任务书
系统功能确定: 由承担任务书个人的能力和理解力确定
研制状态控制: 项目组各自为政
结果测试确认: 自定义测试与验收标准
"逐级下达式"研发管理方法主要问题是
第一,以责任传递为研发控制流程的主线,以任务书为研发任务完成的目标,忽略了研发过程和研制状态节点的控制与检验?br> 第二,责任书和任务书难以全面反映市场需求和产品功能定义,把市场需求和产品功能定义交给任务组来完成,从而受到任务组认知能力的限制,难以体现多专业系统综合和企业整体水平的有效发挥,造成产品研制目标与市场需求脱钩;
第三,各任务组以任务书为研发任务完成目标,以责任书为交付状态,各自为政,造成各任务组之间技术协调和系统综合难度增大,难以有效实现系统总体目标;
第四,各任务组根据责任书和任务书自行定义自己承担任务的测试和验收标准,从而不仅造成了自己立法,自己执法状态,违背了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和最终确认的基本原则,而且由于各任务组承担任务的角度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各自定义的测试和验收标准难以统一合并形成系统统一的测试和验收标准。
5.5 "小炉匠式"研发方法
自我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易与别人合作
自我封闭:以自身技术能力为项目全技术状态
自我开发:自我封闭开发,不愿意让别人了解和提建议
自我评定:自定义测试标准,自己评定自己
自我吹嘘:由于别人无法了解与评定,自以为了不起
"小炉匠式"研发管理方法主要问题是:
第一,容易产生以个人为中心,个人的认知能力决定了项目的技术状态;
第二,自我封闭开发,不愿意采用自己认知能力之外的成熟技术和新技术,一切从底层开始,低水平重复;
第三,缺乏规范设计,增大了产品技术实值哪:裕岩允迪植返奈ず蜕叮?br> 第四,知识产权掌握在个人手中,容易造成知识产权流失。

6.研发管理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6.1 研发管理的关系

(1)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理清技术创新与科研管理的关系。第一,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企业现有的现实基础上。由于当前世界的技术进步是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对于任何一种新产品来讲都具有许多技术创新点。如何确定新产品的技术创新定位是与企业的现实基础直接相关的,也是该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关键。第二,科研管理必须严格控制技术创新带来的随意性和不可预见性。由于技术创新的含义就是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引入了企业不熟悉或者未掌握的新技术,如何预期新技术带来的效应,严格控制研制过程各个技术状态,把技术创新纳入到规范化的科研管理流程中去是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必要保证。第三,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规范化科研管理的基础上。由于技术创新需求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不断变化和增加,在科研过程中必须锁定技术创新的变化,使整个研制过程技术状态控制在系统预期设计的状态控制流程中去。
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考虑的基本要素:

a.技术创新主要考虑的几个主要方面: 市场需求、技术储备、人力资源、资金需求、设备状态、研制周期;
b. 技术创新状态在系统需求设计时确定;
c. 在项目研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技术创新, 所有的后续设计与研制必须控制在系统设计的控制流程内;
d. 新的技术创新一般按阶段在系统升级产品中或新立项产品中统一解决;
e. 确因十分必要, 新的技术创新首先在系统设计师会议上研究, 确定该项目当前研制的技术状态, 确定的各状态回溯节点, 修改系统需求设计, 形成新的项目的所有的研发控制文件,以及新的响应文档。

(2) 研发管理和面向市场的关系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理清面向市场与规范管理的关系。第一,要面向市场,市场需求是企业新产品的主要来源;第二,在新产品开发前要确定当前市场的需求, 并预测一定量的市场需求的超前发展的余量。第三,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 应冻结市场需求的变化, 所有的开发与研制过程都必须严格控制在系统规范管理的控制流程中。第四,市场新的需求一般在系统升级产品或新立项的产品中考虑。

研发管理与面向市场考虑的基本要素:
a.市场需求是研发项目的主要来源;
b.在系统需求设计时要确定当前市场的需求, 并预测一定量的市场需求的超前发展的余量;
c.在系统需求完成后, 冻结市场需求, 所有的后续设计与研制都必须严格控制在系统设计的控制流程中;
d.市场新的需求一般在系统升级产品或新立项的产品中考虑。

(3)系统最优和局部最优的关系
在系统设计时, 综合分析和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储备、资金状态、设备状态、以及研制周期等重要因素,尽可能在当前情况下进行系统综合考虑,尽可能做到系统最优设计。
在系统设计时,一般不考虑局部最优。主要原因如下:
a.在系统设计阶段, 无法详细考虑局部的实现;
b.一旦系统设计完成, 所有的局部实现必须严格在系统设计的控制下, 遵循系统规范和约束条件实现局部设计;
c.在系统设计时, 一般都考虑了系统余量, 所以局部最优对整体系统性能影响不大;
d.追求局部最优很容易带来系统失控和一些副作用, 将影响系统最佳的实现。

6.2 产品研发原则

(1) 相信原则
★ 相信规范;
★ 相信工具;
★ 相信经验;
★ 相信上层。

(2)不相信原则
★ 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相信;
★ 对下层完成任务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相信;
★ 对已验证过的任务进行综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相信;
★ 对已验证过综合的系统适应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不相信。

6.3 纵横分工原则

(1)横向分工
★ 按专业分工划分。如:通信、软件、硬件、结构、电源等。
(2)纵向分工
★ 按层次划分。
★ 系统设计、开发与调试,生产加工、测试与验证

6.4 信息文档化原则
★ 信息规范化;
★ 流程阶段化;
★ 传递文档化;
★ 文档模板化。

6.5 现代工程管理项目研发管理阶段划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 需求分析过程
需求分析过程是在新产品研发启动之前,对新产品研发过程将要涉及到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化、定量化的分析,使之后继的研发过程都在预先研发要素设计的控制流程中。在需求分析过程主要进行以下要素分析:
★ 市场需求可行性分析;
★ 关键技术需求分析;
★ 开发环境需求分析;
★ 开发成本需求分析;
★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 研发进度估算与分析。

(2)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是在项目启动的条件下,根据需求分析的要素定义,旨在建立一套规范的研发设计流程,明确专业技术分工,确定设计考虑的范围和要素,消除研发状态混淆不清、研发问题隐藏和向后传递等问题。在设计过程主要进行以下过程设计:
★ 系统设计规范;
★ 系统需求设计;
★ 硬件设计需求;
★ 软件设计需求;
★ 系统可靠性设计;
★ 硬件测试性要求;
★ 软件测试性要求;
★ 硬件系统逻辑顶层设计;
★ 软件顶层设计(概要设计);
★ 硬件逻辑详细设计;
★ 软件详细设计与编码;
★ 硬件测试环境设计;
★ 软件测试平台设计。

(3) 仿真验证过程
仿真验证过程设在设计过程完成的基础上,为了充分保证设计的正确性,提高设计质量,消除后续工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并验证工程余量的要求,必须对新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仿真验证,以确保新产品的关键技术的工程可行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对设计实现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以保证产品基础运行平台(硬件系统)的稳定型;还要对软件设计和软硬件综合进行仿真验证,以保证软件实现的正确性和软硬综合的融合性。

(4)开发/调试过程
由于IT产品设计中蕴藏了大量的设计者对产品功能要求的理解和处理思想,而这些理解与实现有紧紧地依靠设计者个人的知识背景、专业领域和个人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必然在产品功能的设计实现中,存在大量的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
另外,在设计中还采用了大量的设计工具, 设计者面对的不是产品,而是面对的由一组工具组成的设计平台,设计者根据工具的功能,发出相应的命令,由工具完成命令的实现。由于工具实现过程是工具的设计者依据通用情况考虑的,对产品设计者来说是一个"黑箱" 操作过程,因此必然存在工具设计者的思想与产品设计者思想和理解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对产品的一些不太重要的性质或要素尤为突出。这就是IT行业中经常谈到的工具的副作用。
因此,建立产品的开发环境是IT产品研发重要的组成部分。

(5) 测试验证过程
对于IT产品的研发来说,测试环境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从发达国家IT产业的研发来看,产品测试的费用和测试周期占产品研发费用和周期的40%左右,并保持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测试环境对IT产品的研发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测试环境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因素是由IT产品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由于IT产品的功能设计是一种事前决策规则设计,决策人的能力和知识背景、环境要素的变化状态都将影响决策的质量。那么在环境要素动态组合变化的基础上,如何确认决策的正确性,特别是非正常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如何确认决策的安全性,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这种确认的技术难度在通常状态下要比决策本身难度大得多。这就是测试环境具有重要地位,也是IT产品与传统产差异的主要特征之一。

6.6 产品研发构型划分
产品的构型是产品研发成功的保证。
新产品研发过程构型定义是站在工程的角度上,对新产品研制过程里程碑的定义。

(1)关键技术构型
根据"需求分析"定义的关键技术,在企业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定义该新产品采用的关键技术的构型状态,验证其关键技术的可行性,确定产品的新技术的含量和定位,为后继的构型消除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

(2)原理样机构型
根据关键技术构型确定的新技术的定位,根据其它成熟技术的配套,定义新产品原理样机的构型状态,验证产品所有功能、新技术与成熟技术融合的可行性,并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对软硬件的逻辑进行适应性修正,确定新产品软硬件功能实现的正确性,为后继的构型奠定软硬件功能的基础。
(3)工程样机构型
根据原理样机构型软硬件的功能,根据工程环境的要求(如:重量、功耗、尺寸、散热、电磁兼容性等),以及和其它设备的铰链关系,定义新产品工程样机的构型状态,完善原理样机构型在应用工程环境中要素要求,验证新产品在应用的(或模拟的)工程环境中的性能指标和实现功能的正确性,为最终形成产品的应用状态-生产样机的构型奠定工程化的基础。

(4)生产样机构型
根据工程样机构型验证的结果,定义新产品生产样机的构型状态,提交给用应用试验环境验证。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不同用户的应用试验实例,验证新产品所有功能实现的效果和正确性,并根据其结果形成最终使用结果意见,提交给研发部门。研发部门根据产品的当前状态,根据企业或行业的生产能力,生成生产流程和相应的生产工艺文件,并确定测试与检验标准,为产品的生产奠定基础。

6.7 产品研发验证划分
(1)设计验证环境:系统功能仿真、 硬件设计操作(时序)仿真、软件功能仿真;
(2)开发验证环境:硬件测试、软件测试、软硬件综合测试;
(3)系统验证环境:与各种环境、各种型号、各种厂家的产品综合试验环境;
(3) 例行试验环境:温度、振动、场强、电磁干扰试验等。

7.结束语


研发管理是研发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发管理是新产品研发成功的必要保证
研发管理是高新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石


--------------------------------------------------------------------------------------------------------
传播项目管理能力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易风


职务 论坛总版主
军衔 主帅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4895篇
注册 2003/2/13
PM币 3273
经验 11319点

Re: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回复于 2005/9/15]
hao,henhao

1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yaling0125


职务 无
军衔 无军衔
来自 江苏
发帖 1篇
注册 2005/9/14
PM币 15
经验 1点

Re: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回复于 2005/9/15]
粗略看了一遍,感谢易风。
收藏下来慢慢研究。
--------------------------------------------------------------------------------------------------------
敬事而信,直道而事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elvis


职务 无
军衔 少将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2441篇
注册 2004/7/14
PM币 8183
经验 3356点

Re: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回复于 2005/9/15]
haochanga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wintopnet@126.com
msn: wintop1@hotmail.com
3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chinastar


职务 无
军衔 主帅
来自 河北
发帖 5856篇
注册 2003/2/26
PM币 17517
经验 8629点

Re: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回复于 2005/9/16]
好文呀,最近在些一篇关于我们公司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论文,
对我很有启发。
4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bigworm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四川
发帖 4篇
注册 2005/5/8
PM币 90
经验 10点

Re: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回复于 2005/9/25]
支持
--------------------------------------------------------------------------------------------------------
茶叶同
5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t2ang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内蒙古
发帖 36篇
注册 2005/9/25
PM币 -25
经验 31点

Re: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su 修改于 2006/9/24]
真是好东西!顶
欢迎大家加入珠三角制造业-产品研发管理群(群号:30646298)讨论产品研发管理/项目管理等问题,谢谢!!!
MSN:plm_china@hotmail.com,QQ:3504676(Su)
6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su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广东
发帖 31篇
注册 2005/11/10
PM币 110
经验 30点

Re: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回复于 2011/11/18]
粗略看了一遍,感谢楼主。
收藏下来慢慢研究。
7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rainbow-yard


职务 无
军衔 下士
来自 云南
发帖 177篇
注册 2007/10/23
PM币 7
经验 272点

共1页  97 [ 第1页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