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ap]的博客:
http://purap.mypm.net
混沌管理
该日志同步发布于帖子:“混沌管理”
混沌管理

建立在混沌学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混沌管理,正在信息社会主导着一场全球性的后现代管理革命浪潮。
企业信息化时代的混沌管理
今天在北京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起下个月纽约的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所揭示的现象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即输入的细微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在信息时代,“蝴蝶效应”已经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现实。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道消息,通过互联网可能会迅速传遍世界,从而给一家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要想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关注混沌。
混沌,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作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大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几乎各个领域,促使整个现代知识体系向新科学转变。它不仅改变了天文学家看待太阳系的方式,改变着分析紧张局势导致武装冲突的方式,也改变着企业决策与管理的方式。

一、信息化与混沌危机管理
信息社会有如一个巨大的湍流。在这样一个复杂且充满突变的时代,企业正越来越被一些细小和看起来不重要的事件所左右。
在过去的2005年,广本、亨氏、肯德基、宝洁、卡夫、强生、联合利华、雀巢、哈根达斯等跨国公司以及本土的光明乳业等,都曾被卷入危机的漩涡之中。好在这些企业为此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后,最后都摆脱了危机。而相比之下,美国的安然、世通,中国的巨人、飞龙、巨能钙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不论是成功度过危机还是因危机而一夜消失的企业,事实上都受到了“蝴蝶效应”的冲击。“蝴蝶效应”使品牌安全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的重要课题。透过“蝴蝶效应”的偶发特性,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的是其背后的必然性,也就是无序背后的有序。
另外,同样遭遇危机,为什么康泰克能够化危机为商机,而巨能钙却一败涂地呢?这根本上还是因为中国企业缺乏对混沌的深刻认识,从而不具备相应的危机管理能力。
那么,信息时代,企业如何避免成为“蝴蝶效应”的牺牲品呢?从跨国公司危机管理的经验来看,他们之能够成功应对危机,首先得力于多年历史所赢得的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其次取决于他们成熟的危机应对策略。成熟的危机管理不仅应具备一整套应对机制,还需要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只有在第一时间遏制“蝴蝶效应”,才可能避免致命的风暴。
而“蝴蝶效应”最核心的启示乃是,企业必须重视“初始条件”的发现和遏制,对任何小事都不能掉以轻心。

二、信息化与混沌战略
信息化所产生的信息泛滥,既容易使人真假难辨,也容易使人过度追求信息的完整性。这首先给企业的战略决策带来了麻烦。
信息化时代,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将具有更非凡的价值。在西蒙的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有关蚂蚁的比喻:一只蚂蚁在沙滩上爬向巢穴,它知道蚁巢的大概方向,但具体的路线却无法预料,因此它留下了曲折的轨迹。这说明了海岸的复杂性和蚂蚁视野的有限性。
西蒙以蚂蚁喻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在复杂的环境中,人不可能做出最优的决策,而只能做出最满意的决策。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堪称是一种“混沌决策”。
蚁穴可以譬喻为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它犹如洛仑兹混沌模型中的奇异吸引子,以奇异的引力使企业朝向它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必追求路线的完美和信息的完全。因为,信息永远都不会真正完全,路线永远都不会清晰。

三、信息化与混沌文化
混沌跨文化管理 
2004年新联想总部迁往纽约,开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时代。信息化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混沌的“地球村”,各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成为必然。因此,我们必须摒除文化偏见,特别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偏见。
从混沌管理的视角来看,文化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我们更应该关注比差异还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人性。如果说,文化差异是一个混沌系统混乱的边缘的话,人性便是这个混沌系统的深层结构。在管理实践中,你很难分清采用的是什么模式,刻意强调某种模式无疑是传统的线性管理思维。比如,对于新联想来说,它不可能采取单一的美国管理模式,更不可能采取单一的“中国式管理”,新联想最终的管理模式,必定是中西合璧的混沌管理。
建立人性—数字化文化
过多依赖自动化和网络工作,已经使企业员工越来越趋向于孤独和冷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减少以及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降低,成为企业的巨大难题。
信息化促使企业对人性化企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这需要内部营销家型的企业领导者。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几乎见不到这样的内部营销家。迄今为止,全世界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企业家堪称内部营销家,比如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微软的巴尔默、戴尔电脑的戴尔等。


purap 发表于 2008/8/4 11:22: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